湾区文化沙龙 (BACCS)
公共生活
在主流叙事中,七十年代与八十年代常被视为中国当代史的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——前者象征毛泽东时代的尾声,后者则被塑造为市场经济与民主化思潮的起点。然而,历史的转折并非如此泾渭分明。
本次讲座将重返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的政治转型现场,通过考察大字报、民间讨论组、地下刊物、抗议组织等动员技术的演变,揭示这两个时代之间被忽视的延续性与断裂性。
当一家中国工业园落户埃塞俄比亚乡村,三位女性的命运交织在一起:工业园管理者马富涛雷厉风行,努力推进园区建设;年轻女工Beti渴望跳出一成不变的流水线生活,寻找更好的未来;村民Workinesh关注女性权益,同时为家庭的土地补偿奔走。
这是一个“当中国遇见非洲”的真实故事。纪录片历时四年拍摄,以三位女性为主线,讲述她们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坚持和抉择。
风流一代是贾樟柯导演最新作品,讲述了女主人公巧巧(赵涛 饰)从千禧年代开始,跨越21年、直到当下的情感历程,是女性的成长、觉醒与改变的过程,也绘就了“变革一代”的命运曲线。本片获第77界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提名。
蓝色太阳宫是美籍华裔导演曾佩裕首部个人长片,在戛纳影展惊艳亮相。以精心调度、美学独具的长镜头,为观众晕出一幅沉静迷离、暗流涌动的纽约移民众生相,也揭开人性的孤绝暗角。
过去几周,有多起涉及移民的新闻在美国引发关注:在几所高校内,多名韩裔、印度裔、阿拉伯裔学生因参与抗议活动而被吊销签证或绿卡;国会致信马里兰大学要求提交中国留学生的个人信息;在机场,先后有黎巴嫩籍和法国籍科学家在被检查手机后遭到遣返;在北部和南部边境,多位加拿大、英国和德国籍游客在入境时遭羁押后驱逐出境…… 这些新闻引发在美移民与留学生群体的担忧。
包括旧金山湾区在内的多所高校,已向国际学生和教职员工发出旅行警示;签证和工作环境的不确定性,正在影响包括留学生、持工作签证的“打工人”和绿卡持有者在内的各类非公民群体。
在这样的环境下,作为移民的我们该如何保护自身权益?
从北京到洛杉矶,纪录片《如何拥有一个美国宝宝》追踪了地下“生育旅游”产业的兴起,带领观众走进这个蓬勃发展的灰色经济——它服务于前往美国生子的中国游客,以便让新生儿获得美国国籍。
影片通过多条细腻交织的叙事线索,带我们认识准妈妈们、孕妇酒店的经营者及准经营者、当地的医生与政府官员、中国的生育旅游中介,以及为这一产业提供支持的保姆、厨师和司机。在卧室、产房与私人家庭会议的场景中,一个隐藏的全球经济网络逐渐浮出水面,展现了普通人在其中所经历的憧憬与焦虑、财富与悲剧。
从宪法史的角度看,自武昌首义至1949年,中国经历了三个宪制阶段,分别是中华民国(北洋时期)、中华民国(国民党党国)和中华人民共和国(共产党领导)。这三个阶段虽然都称为“中国”并依据宪法建国,但各自具有本质区别,构成了中国宪制史的核心内容。它们之间并非孤立,而是相互关联、因缘继受或对峙,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态势。这三个宪制中国的形成与演变,不仅与国内革命激进主义的制宪建国密切相关,还与中外约章及国际格局紧密相连,反映了中国在中西之争与古今之变中的独特宪制路径。
大家好!BACCS电影系列的第十七期,将推出娄烨导演系列回顾展,此次我们继续联合旧金山最大的独立影院Roxie Theater,放映娄烨导演备受好评的数部作品。
娄烨是中国第六代导演中最特别的一位存在,他常以极具个人化的影像叙述一代又一代的记忆与命运。
动画如何打动我们?——从宫崎骏看动画中的运动美学
动画如何创造真实感?宫崎骏的电影为何让人感受到独特的流动性与空间感?除了温暖人心的故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外,他独特的视觉表现力与对“运动”的细腻刻画,构成了他作品中特有的美学风格。在本次讲座中,我们将深入探讨宫崎骏如何运用绘画技巧、镜头语言以及动画制作技术,呈现角色与场景中的“动感”。此外,我们也将结合人工智能生成动画的最新发展,展示部分课堂教学实验成果,并探讨新技术如何影响动画艺术的未来。
新年快乐!BACCS电影系列的第十六期来啦,此次我们将在Roxie放映中国女性导演阿烂备受好评的首部长片《这个女人》。本片在北美首映后,马上获得了《New Yorker》首席影评人理查德·布罗迪(Richard Brody)的长评赞赏,细致地剖析了《这个女人》的方方面面,更称赞其令人想起戈达尔的电影。
本片围绕着一位已婚女性,讲述了她在经济以及情感的双重压力下,努力挣扎寻求自由的故事。片名似乎表明故事围绕一位女人展开,但导演刻意模糊了这位主角的诸多心理特征,最终呈现出的形象既细腻,又充满留白——那些刻意未被展现的部分,让现实生活的诸多变数渗透其中。尽管电影以个人故事为核心,它所折射出的却是整个中国社会的广阔图景。
土地财政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,深刻影响着地方政府的收入结构、城市化进程以及房地产市场。土地财政的制度源头是什么?它在不同阶段扮演了怎样的角色?未来可能面临哪些挑战?本次讲座将深入探讨中国土地财政的制度起源、经济学运行逻辑及其演变过程,并分析其对当前及未来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影响。
本次活動中,我們將探索台灣性別平等運動的歷史、發展及其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。本次講座將涵蓋從1988年救援華西街雛妓遊行、女性爭取夜行權運動,到近代推動的《家庭暴力防治法》、《性別平等教育法》等關鍵法律的通過。透過回顧這些重要時刻,反思媒體在傳播與再現性別議題時的角色與責任,以及如何通過教育和宣傳去除性別偏見,推動更具包容性的社會進步。